产品介绍
联系我们

浙江省制冷学会
电话:15158097139
传真:制冷学会会员交流群:232113334
信箱:zjzl1979@126.com
邮编:310027

 
械璞?stype=10
浅谈氨制冷系统的事故预防和对策

浅谈氨制冷系统的事故预防和对策

(温州快鹿集团杜甚佶)

 

关键词:氨制冷系统、安全、工程技术、教育和管理对策

 

近些年,我国的冷冻食品加工业和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现代制冷工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美好时期。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氨制冷系统相关的各种法律、规范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20101月发布的新《冷库设计规范》等。氨具有优良的热力学性能和环境性能,消耗臭氧的潜能值ODP=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制冷剂,且价格低廉,在行业中被广泛采用。然而,氨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有一定的毒性和可燃性,国家对氨制冷系统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从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的相关要求越来越严格。

人类防范事故的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古代人被动承受型的宿命论;到近代,人们有了“亡羊补牢”的事后经验型方法论;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人进入到系统的预防型安全管理科学。在深入研究和摸索安全系统的规律、特点和控制的基础上,通过超前防范和预先评价的概念和思路,以及工程技术的硬手段与教育、管理的软手段的整合,来有效遏制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即“三E对策”。本文结合这三大技术和方法,对氨制冷系统的事故预防和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感想:

一、工程技术对策是指采用安全可靠性高的生产工艺,采用安全技术、安全设施、安全检测等安全工程技术方法,从硬件上达到技术所要求的安全生产科学标准,提高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

由于氨作为制冷剂的特殊性,以及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和工艺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在氨制冷系统的设计、购置、安装等前期阶段,要充分考虑系统的“优生”问题,做到安全、合理、可靠,消防和环保设施齐全。从机房、库房的选址、设备的选型及管道匹配入手,把各种安全工程技术方法考虑周全,符合规范,从本质上提高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性。对此,20101月发布,7月实施的新《冷库设计规范》有较为详尽的规定,在此不作重点讨论。

某些无证设计、安装的氨制冷系统(小冷库)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安全工程技术的投入和建设,并通过当地质量监督局及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认证。

二、安全教育对策是指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教育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从而防止人为事故。

氨制冷系统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切实履行“三级教育”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行业要求,对员工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这三个层面的安全教育,并经资质部门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在上岗前适应单位的管理,熟悉氨系统的工艺特点,熟练掌握制冷设备的规范操作要领,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以及预防事故和应急处理能力等等。这些不仅会影响到员工的安全素质,还将关系到企业在可能发生的工伤事故纠纷中是否陷入被动。

由于氨制冷系统事故预防的涉及面广、原因多,突发性强,因此日常安全教育不应过于拘泥形式。在工作过程中,若发现员工有违章行为或存在事故隐患,随时随地的进行安全教育。因及时教育,更有说服力,员工的印象也更为深刻,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违”现象(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之一。据有关统计分析,尽管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每一起事故的背后或多或少与“三违”现象有着一定的联系。违章不一定有事(故),有事(故)必有违章,这句可以很好地诠释违章和事故之间的关系。氨制冷系统的使用单位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自觉远离“三违”。

另外,安全教育应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发生事故后原因不明,当事人未受到教育,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三、安全管理对策是指通过强制管理和科学管理,使人员、技术、设备工具及生产环境等安全生产要素得到有机的协调,从而提高生产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安全管理对于所有的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即使拥有本质安全化的高度自动化生产装置,也不可能全面地,一劳永逸地控制、预防所有危险和隐患,所以对于使用氨制冷系统的单位来说,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更是保证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内功。

1、建章立制  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氨制冷系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内部各种必要而简明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做到以法治厂、以制度管人,使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另外,应重视临时工、外协单位和承包工程队的安全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2、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  建立健全氨制冷系统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级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明确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第一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签订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身上有指标”,以增强各级员工的责任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除此之外,《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安全投入与安全设施  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投入的长效机制是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所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安全投入包括:安全培训计划投入费用、安全防护用品投入费用、安全设施投入费用等。从资金和设施装备等物质方面保障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进行。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包括:配备氨系统专用的急救药箱,安装不锈钢复合式冲淋洗眼器,在重点区域安装氨气检测仪,水雾喷淋装置,应急防爆排风机,事故处理消防水池等等,并在氨机房内外各准备一整套与操作、维修人员人数相适应的安全防护器具,如防化服、橡胶手套、4号过滤式呼吸器、正压式呼吸器等。

作业环境及条件的改善也是保障氨制冷系统高效、安全运转的物质基础之一。环境气候条件,会影响员工对制冷系统的判断和操作,或会间接或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因此,氨制冷机房的采光、照明、通风、噪声以及操作室的暖通条件都应符合有关规定。由于峰谷电价的原因,有些冷库的夜班开机时间比日班还长,所以,尤其要重视夜班的生产条件。

4、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分析是把复杂的系统分成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部联系,对氨制冷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的出现条件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率分析和评估,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

根据氨制冷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统计分析,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氨泄漏。氨的充注量与危险性成正比。在满足生产工艺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尽量减少系统中氨的充注量,则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了氨作为制冷剂的使用危险。做好氨压缩机主阀、轴封、加氨站、高压储氨桶、管道焊接口、阀门密封部件等重点部位的氨气检测、通风、报警工作是预防氨泄漏事故的关键之一。

5、实施监督和日常检查  安全管理对策的动态表现就是监督与检查。氨制冷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是诱发事故的物质条件之一。在日常管理中,随时检查,及时消除隐患,保持设备、设施的完好状态,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应严禁设备的“带病”运转。对于超期服役的设备更要严格管理,并结合生产工艺和安全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指出,每一次重大事故背后有9次小事故、300次未遂事故先兆、1000个事故隐患。切不可抱着“不一定会发生”的侥幸心理,轻视怠慢每一次的安全检查和巡视。

对氨机房的火灾报警装置、监控、氨气检测仪、温度计、压力控制器、液位控制器、安全阀、视镜等应定期检查检验,防止失效;并做好各类监测目标、泄漏点、检测点的记录和分析,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

6、安全例会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召开安全例会,传达上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精神指示,总结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和探讨行业中的处理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对提高和增强本单位员工预防事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设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安全管理对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控制和消除液氨泄漏事故中,会引发环境污染危害,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保护人身安全,相关单位编制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在突发情况下,提高本单位应对液氨泄漏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抗风险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每季度或每年举办一次安全演习,通过对假定事故的模拟应急救援演习,可以检验预案和救援行动程序,并评估参演人员的技能和整体协调性。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矛盾、环境和技术冲突、人类和自然牵制的时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确保氨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转,如何协调好氨制冷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预防氨制冷系统事故的发生,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安全生产对企业来说任重而道远,如何在安全领域摸索出一套既切合自身实际情况,又行之有效的预防事故的技术和对策,仍然是氨制冷系统相关企业应该不断思索和实践的现实课题。以上浅见请各位领导、专家斧正。谢谢!

 

                                    (三专供稿)

2011.6

[2011/6/10] [关闭]
CopyRight 2010 浙江省制冷学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飞梦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6513251位访客